
1.说过的不算数
装修过程中业主会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一些小要求或变动,要及时写成文字,防止过后对方说“是吗?合同没有这样写啊”。
2.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不少信誉差、不规范的装修队,会在业主不熟悉的环节偷工减料或用劣质产品以次充好,并且匆忙完工,以便尽快收取项目费用。
3.冒名宣传
一些假冒伪劣装修商家,如没有装修资质的装修商户、网络平台商家、个体从业者等,会假借其他大牌装修公司的名义进行宣传,以低价招揽顾客。
4.工人不按图纸施工
设计师、工头和工人的沟通不及时,或工人的自主性太强,都可能导致师傅不按约定的方案施工。用合同确定方案还不够,建议经常到工地跟进装修进展,最长时间间隔不要超过一周。与装修工人、装修公司负责人、设计师等建群聊,要求每天发照片或视频说明装修进度。业主发现问题后当天在群聊里反馈,要求装修公司负责人或设计师及时整改。真出现问题了,这些聊天记录也可以做证据。
5.增项责任归属不清
装修过程中由于装修公司前期故意未告知,或业主有了新想法,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增项,问题在于责任归谁。一般来说,必要项目装修公司不提醒,由装修公司负责,非必要项目则由业主负责。但在这一点上,业主和装修公司的标准又不同,业主认为属于必要的项目,像包管道,装修公司会说不做也行,只是丑和吵而已。业主只能尽量掌握增项类型,在报价前规避。常见的增项可以分为下述类型:
① 超出尺寸限制。例如水电改造米数、贴砖面积、橱柜尺寸、防水高度超出等,按实际发生结算,超出合同的数量就算增项。
② 漏报项目。例如漏报踢脚线、门套窗套、包下水管、过门石等小项目。
③ 个性化需求。新增复杂吊顶、电视背景墙、循环水等个性化定制项目。
④ 改施工方式。例如瓷砖斜贴、异形瓷砖铺贴、地板直拼都要更废工废料,后续采用的话就算作增项加钱。
⑤ 改材料品牌型号。如套餐内材料不想要,想选其他型号,也算增项。
无论能否明确责任,都建议约定好增项后总价款的浮动范围,多少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6.装修返工
工人施工质量不合格或业主有了新想法都可能导致返工。业主应事先确定好项目方案,尽量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反复修改。如果是因为工人的原因需要返工,建议在合同中约定返工的材料费用、造成工程延期的违约金等,应由装修公司承担。
7.工程延期
工程延期既可能是装修公司的问题,也可能有业主的原因。业主要提前确定好方案避免反复修改,积极跟进和督促、配合买材料、验收、付款,防止工程延期。在监工过程中发现装修方工程质量不合格、擅自改方案、故意拖延,要及时督促和制止。建议在合同中写明具体开工日期、每一施工项目大致时间段、竣工时间,约定因装修公司导致的工程延期,违约金x元/日,金额多少看情况,主要是要对装修公司有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