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改版时,《羊 城晚报》副刊开始向新闻化、人文化、活动化转型、突 围,将《花地》《晚会》两大名牌副刊同时扩版,坚持每 天一期从不间断。从2010年起,更是将周六的《晚 会》扩展为八大版的《博闻周刊》。这方面的新闻改革 实践,央视《朗读者》的做法值得效仿,即通过企业冠 名和赞助公益活动的方式来操作,传统但有效。嘉报 副刊前两年尝试做大“好书有约”,派生出子品牌“走 读嘉禾",与县、区和乡镇合作开展走读活动,以期"两 条腿走路”,做到公益和创收两不误。通过公益活动 的策划和实施,既做好“守正”文章,又适度创收,这是 未来党报副刊融合转型的一个突破方向。 理念转变,公益来开道 副刊品牌的打造,其内核是对文化的热爱和呵 护。创办10多年来,嘉报《江南周末》基本形成了深度 人文报道、公益活动和纯文化副刊版"三驾马车"并驾 齐驱的格局。公益活动,自《江南周末》创办以来就充 当了报纸"守正”的开路先锋,吸引了很多读者参与。 其中一大类是阅读推广活动,这缘于嘉报副刊人的理 念之变,那就是党报副刊要引领一座城市的读书风 尚,最生动有效的抓手便是公益活动。2006年,嘉报 副刊成功策划了嘉兴市首届十大藏书家评比活动,首 次大规模报网互动,引发了全城读书人总动员。
2007 年,联合嘉兴在线举办了"读书博客博文大赛”。2014 年春,"好书有约"公益读书品牌应运而生,每年都推 出不同类型的阅读推广活动,如全城寻找悦读女郎活 动,晒书房活动,更有影响的是“名家讲座"和"本土作 家沙龙”。孔明珠、林少华、蔡崇达、李辉、陈子善、周 立民、骆玉明等人文大咖以及嘉兴籍著名作家都曾做客"好书有约”。七年来,"好书有约”邀请各界行家和 读者一共推荐出了 300多本好书。2021年世界读书 日前夕,"好书有约"发起了“捐本书给都兰”公益活 动,共募集到3000余本价值10余万元的人文类和儿 童类书,捐赠给了嘉兴的对□援青县——青海省都兰 县首个智慧书房。 另一类是慈善公益活动。2008年,为贵州省威宁 县石门乡高潮学校的孩子募书募款。
2009年,发起了 为广西东兰贫困学生结对助学活动,共为东兰高中13 名贫寒学子解决学费5万多元。2010年底,把进入第 六个年头的嘉兴平民英雄年度评选活动发扬光大,首 次面对公众公开表彰,向入选的8名平民英雄每人发 放奖金,连同历届平民英雄一共60多人,还每人赠送 《嘉兴日报》,有力地弘扬了社会正气。2014年,通过 微信公号帮患眼癌的小洛含募款;年尾还推出微公益 活动,帮桐乡民间学者郑彭年售书《中国梦的历史解 读》,助他过一个暖冬。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傑 划发起了书画义拍活动,所拍款项7万多元通过中华 社会救助基金会定向资助了湖北15名贫寒学子,为期 三年。 此外,更有对重大人文主题的引导和助推活动。 2016年,适逢《随想录》面世30周年,作为巴金的祖籍 地,嘉报副刊联合市文化局、市文联、市教育局和上海 巴金故居举办了《随想录》嘉兴市青少年朗读比赛,4 个月中,共发动嘉兴十多所学校的学生参加了比赛, 网络参与人次20多万。2020年适逢巴金逝世15周 年,策划和承办了巴金与友朋往来手札展等五大系列 活动,吸引江浙沪等地不少读者前来参加,人民网、澎 湃新闻、文汇报、学习强国、浙江新闻等外埠新媒体和 本地媒体给予了多方位融合报道,影响扩散至全国, 取得了理想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