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面愈合(Wound healing)是指由于致伤因子的作用造成组织缺失后,局部组织通过再生(Regeneration)、修复(Repair)、重建(Reconstruction),进行修补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本质上是机体对各种有害因素作用所致的组织细胞损伤的一种固有的防御性适应性反应。这种再生修复表现于丧失组织结构的恢复上,也能不同程度地恢复其功能。
然而,丢失的组织细胞的修复可以是原来组织细胞的“完全复原”-------称之为“再生”(Regeneration);也可以是由非特异性的结缔组织增生来替代原有的组织细胞,形成“不完全复原” ----称之为“修复”(Repair),不过,这两种不同的结果,其过程却是相同的。创面愈合的基本知识再生(Regeneration)再生是对于丧失组织和细胞的补偿,因此是创面愈合的始动和基础。正常情况下,有些组织和细胞会不断地消耗、老化和死亡,又不断地由同种细胞分裂增生加以补充,称之为生理性再生(Physiological regeneration),如表皮的脱落与更新,又如血细胞周期性的凋亡与补充。其特征是再生后的细胞完全保持了原有的结构与功能,故称之为完全性再生(Complete regeneration)。而损伤所致的组织细胞丢失后的再生,称之为病理性再生(Pathological regeneration)或修复性再生。
当创面浅表、组织细胞丢失轻微,则可由同种组织细胞分裂增生来补充,使之具有同样的结构和功能,形成完全性病理性再生;见于表皮基底膜完整的创面如皮肤擦伤以及I度烧伤等。但当组织细胞缺失较多时,则机体修复时常由另一种替代组织 ------结缔组织来填补,使之失去原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形成不完全性病理性再生。临床上绝大多数是这种类型的再生。创面愈合的过程创面愈合的基础是炎症细胞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修复细胞如成纤维细胞、表皮细胞等的一系列生物学活动,同时,细胞基质也参与其中。
愈合过程之一
凝血期
从创面形成的一瞬间开始,机体首先出现的反应是自身的止血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一些非常复杂的生物学反应:v 先是创面周围的小血管、毛细血管等反应性收缩使局部血流量减少,即之而来的是暴露的胶原纤维吸引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凝块;v 随后血小板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及前列腺素等,使血管进一步收缩,血流减慢,同时释放的磷脂和ADP将吸引更多的血小板聚集。v 最后,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过程也将被启动。凝血过程结束后,机体即开始进行创面的愈合。